非凡现实主义

一场开创性的当代非洲展览,启发中国观众对非洲大陆的新视角和理解
策展人:艾科·埃舜,由拿督黄纪达基金会与上海Fotografiska联合呈现

非凡现实主义 是非洲电影和摄影展览。由艾科·埃舜策展,露西·麦克加里项目领导,Fotografiska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联合呈现。展览将于2024年8月30日在上海开幕。非凡现实主义 建立在对非洲丰富多样的当代艺术和文化场景的认知上,尽管非洲与中国之间长期存在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但这些文化场景仍然在中国公众中鲜为人知。

展览中的参展艺术家们将非洲视为一种天生的国际化状态,这与哲学家阿希尔·恩本贝对非洲的描述非常接近,正如他所说:“这是一个由重叠的谱系所诞生的运动中的身体,位于与多个‘他者’的交汇处。”

展览主要聚焦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以跨国视角呈现了知名和新兴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摄影和电影这一媒介,展览设想了当代非洲文化身份作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状态,在其中,神话、记忆与运动交织成一幅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丰富画卷。

展览的标题来源于学者科尔·奥莫托索对“非凡现实主义”一词的使用,来描述在多变的地方、区域和国际文化影响的历史中形成的非洲身份的诗学和政治观。由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念,即交叠的视角与存在状态;日常与非凡融为一体。

976f9508fa35aee4125bf578cd127391_marvellous-realism-banner01.jpg

参展的16位艺术家包括:

莱昂斯·拉斐尔·阿波德鲁(贝宁)、阿通·阿特姆(南苏丹)、贾斯汀·丁沃(南非)、马伊穆纳·盖雷西(塞内加尔,意大利)、哈桑·哈贾吉(摩洛哥)、阿雅娜·V·杰克逊(南非,美国)、赛勒斯·卡比鲁(肯尼亚)、勒博亨·坎耶(南非)、迈克尔·麦克加利(南非)、莫哈乌·莫迪萨肯(南非)、扎内勒·穆霍利(南非)、鲁比·奥卡罗(尼日利亚)、大卫·乌佐胡库(尼日利亚,奥地利)、塔尼娅·彼得森(南非)、米查·塞拉夫(津巴布韦)以及玛丽·西班德(南非)。

展览将在Fotografiska上海首展,Fotografiska上海于2023年在城市中心的苏河湾新兴艺术区开幕。Fotografiska为《非凡现实主义》带来了其对摄影及其历史与演变的深厚知识。此次合作延续了Fotografiska展示打破传统艺术家作品的自豪传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创造了强大且无与伦比的展览,涵盖了各种摄影流派。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2月1日,除了展览本身,还将通过多样的文化节目重点庆祝非洲文化。

9ed20d432a8712e3a72b9b857e644201_linda.jpeg
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 Lady Linda Wong Davies 与非凡现实主义策展人 Ekow Eshun 交谈。

神话

展览的这一部分汇集了六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围绕神话、神话创作、民间传说、精神性、传统和科幻小说等主题。这些主题是他们作品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替代现实、重新想象的历史以及对未来的推测。 作品展现了非洲文化体验的视觉万花筒,既包括真实的也包括想象的,同时揭示了关于历史、种族和身份的问题。通过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折叠在一起,展出的作品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叙事的视角,而这些主流叙事长期以来一直由以欧洲为中心的理论和哲学所塑造,并且大多建立在对非洲及其人民丰富历史的否定和排斥之上。 “神话”部分的艺术家通过改变、演变和重新定义非洲潜力的表现方式,展示了后殖民非洲体验的广阔维度,这些表达超越了西方历史定义的框架。

莱昂斯·拉斐尔·阿博杰卢

麦穆纳·盖雷西

麦穆纳·盖雷西

麦穆纳·盖雷西,《学生和老师》,2012 Lambda Print 多联画,5 幅,由 Mariane Ibrahim 提供

迈克尔·麦克加里

鲁比·奥科罗

鲁比·奥科罗

玛丽·西班德

玛丽·西班德

玛丽·西班德,《可怕的美人诞生》,2023 年

大卫·乌佐楚库

运动

这一部分大胆地阐述了黑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迁移和可视化的新光学。这些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中突出个人经历的影响,深入研究移民、移民和散居的抽象和实际现实。

他们的作品提供了关于全球散居运动给个人和他们所处的社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广泛观点。
非洲移民的历史模式和世代创伤——无论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是本部分所包括的许多艺术家作品的一个潜在因素。

从个人到公共,在本节的背景下,到观众的概念——通过黑人凝视与艺术接触的过程提供了一种手段,以突出黑人的生活,远远超过对白人至上主义的反应。在一个视觉媒体反复关注黑人苦难形象的时代,艺术在维护韧性和超越生存的快乐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贾斯汀·丁沃尔

哈桑·哈贾吉

赛勒斯·卡比鲁

扎内莱·穆霍利

米查·塞拉夫

米查·塞拉夫,《当我们着陆时》,2020 年,Hahnemühle Baryta Photo 档案打印

记忆

本部分探讨了当代非洲艺术家如何利用集体记忆来玩味、挑战并转化身份的概念。

在这一部分,个人与全球历史现象交织在一起。艺术家对身份的探索不仅仅是反思,而是试图理解全球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当下。选定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文化、社会和历史影响的复杂融合,其中核心是对记忆作为一个充满争议且多面的领域的强调。

这些艺术作品鼓励观众思考记忆与遗忘历史的动态,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当代的社会与个人身份。通过运用档案、历史遗产和个人故事,艺术家们通过多样化、丰富且主观的作品,探索了身份的复杂性。

阿通·阿特姆

阿通·阿特姆

阿通·阿特姆,《我们的邻居是个女巫》,2022 年,伊尔福德光滑珍珠版画,由 PHOTO22 委托,苏拉特系列,由 MARS 画廊提供

阿雅娜·杰克逊

阿雅娜·杰克逊

莱博汉·坎耶

莱博汉·坎耶,《重忆的影子》,动画电影,静态照片,2021 年,2 分 32 秒

莫豪·莫迪萨肯

莫豪·莫迪萨肯

塔尼亚·彼得森

塔尼亚·彼得森

非凡现实主义项目团队

展览由跨文化对话领域的领军人物黄铃玳爵士夫人领衔,Fotografiska上海与知名策展人艾科·埃舜和露西·麦克加里共同参与策展。埃舜是英国加纳裔作家、策展人和广播员,因其独特的策展视角,特别是在非洲艺术领域的表现而备受赞誉。麦克加里是南非RMB Latitudes艺术博览会和Latitudes Online的联合创始人,后者是非洲视觉艺术品在线市场。


Fotografiska,上海

Fotografiska是当代摄影、艺术与文化博物馆,成立于斯德哥尔摩,致力于展示发人深省和前沿的视觉艺术。Fotografiska支持来自不同背景的本地和国际艺术人才,推动充满活力且包容的艺术社区发展。Fotografiska上海位于上海静安区苏州河区域,占地4600平方米,俯瞰河流。Fotografiska上海是Fotografiska集团的第五家博物馆,继斯德哥尔摩、塔林、纽约和柏林之后开设。

Fotografiska上海提供引人入胜的展览、活动、音乐会、工作坊和讲座,特别注重推广中国和亚洲艺术家。博物馆还配有生活方式场所,包括一间意式冰淇淋店、露台咖啡吧以及横跨四层的屋顶休息室餐厅。博物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1点,方便游客自由探索和体验博物馆的各类内容。


黄铃玳爵士夫人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

通过拿督黄纪达基金会,黄铃玳爵士夫人在一系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开创性贡献贯穿其生活。拿督黄纪达基金会支持了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南非馆,并为艺术家莫哈乌·莫迪萨肯的视频作品委托了音乐创作。2024年2月,黄铃玳爵士夫人将中国影像艺术家杨泳梁的作品引入南非国家美术馆。

作为电视纪录片的制片人,黄铃玳爵士夫人与BBC的《Imagine》系列合作,制作了关于超级钢琴家郎朗的纪录片《Do or Die》,以及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的纪录片,该片拍摄于东西方合唱团中国巡演期间。除了在中国上演了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外,黄铃玳爵士夫人还将普罗旺斯国际歌剧节和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作品引入中国,并促成了中西方年轻音乐家之间的强大文化交流项目,包括与比利时皇家剧院联合制作亨德尔的歌剧《塞墨勒》。黄铃玳爵士夫人成功应对了在中国上演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所面临的挑战,并于2012年在上海和北京放映了英国国家剧院实况拍摄的丹尼·博伊尔的《科学怪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21年,拿督黄纪达基金会与Sky Arts联合制作了亨德尔的清唱剧《复活》,旨在疫情期间为艺术界提供支持,为英国的音乐家们提供急需的艺术和经济援助。


46663317fbd9b5c96cd9a32266dc328c_marvellous-realism-banner03.jpg